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 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以β-淀粉样蛋白(Aβ)沉积和tau蛋白过度磷酸化形成的神经原纤维缠结为核心病理特征。其临床表现以渐进性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丧失、语言障碍、定向力丧失)和行为精神症状(如抑郁、焦虑、幻觉)为特征,最终导致患者丧失独立生活能力。阿尔茨海默病是全球公共卫生挑战,需通过多学科协作(神经科、老年科、心理科)实现早期诊断与综合管理。建立AD动物模型对于深入研究其发病机制、评估药物疗效及探索防治策略具有重要意义。有研究通过脑立体定位注射Aβ25-35的造模方式,成功建立了AD大鼠模型 [1]。
1、实验动物:SD大鼠,雄性,周龄,体质量240~260 g,SPF级别。
2、实验分组
① 假手术组(SHAM组)
② 模型组(AD 组)
3、实验造模
适应性饲养1周后,进行AD造模。
AD组:用异氟烷麻醉用异氟烷麻醉,将大鼠放入麻醉盒中,流速设置为 4 L·min-1,麻醉后将大鼠固定于脑立体定向仪器上嘴部连接上呼吸嘴流速设置为 1.5 L·min-1。确定麻醉后,用 75%医用酒精消毒,剪开头顶部皮,可见清晰前卤和颅骨中线,剪开筋膜,根据 Paxions 和Watson 大鼠脑定位谱图,确定双侧海马背侧注射区(前卤后 3.6 mm,中线旁 2.0 mm,硬膜下 4.0 mm)并做适当调,分别将 2.5 μL Aβ25-35 寡聚体分别缓慢注入双侧海马,共 5 μL(2 μg·μL-1,共 10 μg),注射时间 5 min,留针 5 min 防止液体外溢。
SHAM组:假手术组大鼠双侧海马分别注射 10%DMSO 的 PBS 溶液,给药量和体积同模型组,缝合皮肤并且肌肉注射兽用庆大霉素注射液(0.1 mL·100 g-1)。
4、模型检测
(1)Morris 水迷宫实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功能:造模3周后,进行水迷宫实验
(2)脑组织病理染色:HE染色和尼氏(Nissl)染色
5、模型特点
(1)与假手术组相比,模型组第 5 天的逃逸潜伏期明显延长(表 1),目标象限停留时间和目标象限穿越次数显著减少(表 2),表现出明显的学习能力和记忆功能障碍(图 2)。
(2)HE 染色结果显示,假手术组的海马 CA1、 CA3 区锥体细胞排列整齐,形态正常;而模型组锥体细胞大量坏死,坏死的神经元细胞核深度染色,突触明显减少或细胞核溶解甚至消失,大量细胞呈现三角形或纺锤状形态(图 2)。
(3)尼氏体染色结果显示,与假手术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 CA1 和 CA3 区尼氏体的积分光密度值显著降低,神经元明显损伤( 图 3 和表 3)。
参考文献:
[1]秦涛,邓婷,徐颖,等.基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麝香对AD模型大鼠的影响及潜在机制[J].中药与临床,2025,16(01):29-3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