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模型产品与服务
TNB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模型

TNBS(三硝基苯磺酸)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构建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手段,用于模拟人类溃疡性结肠炎的病理过程。以下是该模型的构建方法:

一、实验原理

TNBS本身不具有抗原性,但与宿主蛋白结合后会引起免疫反应,因此属于半抗原。当溶于乙醇的TNBS溶液注入结肠时,乙醇作为有机溶剂溶解了肠黏膜表面的黏液,破坏了肠黏膜屏障,使黏膜对肠腔内TNBS的通透性增高。由于肠道免疫系统不能将大量进入的TNBS彻底清除,导致其与结肠上皮细胞的赖氨酸共价结合,从而改变了表面蛋白质,形成自身抗原,诱发针对肠黏膜的一系列免疫反应。

二、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通常选用大鼠或小鼠,年龄和体重需根据实验需求确定,但一般要求健康、无感染。
  2. 试剂与药品:TNBS粉末,50%乙醇用于溶解TNBS,以及其他实验所需的器械和耗材,如导管、注射器等。

三、造模步骤

  1. 动物准备:实验动物禁食一定时间(如24~48小时),但不禁水。然后进行麻醉,常用麻醉剂如戊巴比妥钠等。
  2. TNBS溶液配制:将TNBS粉末溶解于50%乙醇中,配制成所需浓度的溶液。一般大鼠的TNBS用量为100~150mg/kg体重,小鼠的用量相对较少。
  3. 灌肠操作:使用导管从肛门插入实验动物的结肠内,深度根据动物种类和大小确定。然后将TNBS溶液缓慢注入结肠内,确保溶液在肠内均匀分布。灌肠后,将动物倒置一定时间(如30分钟或30秒),以防止结肠内滴注液渗漏。
  4. 恢复与观察:灌肠后,将实验动物置于适宜的环境中恢复。每日观察动物的体重、大便性状、活动状态等指标,评估疾病进展情况。

四、检测指标与评估方法

  1. 体重变化:体重下降通常提示疾病加重,因此每日记录体重变化是评估疾病进展的重要指标。
  2. 疾病活动指数(DAI):综合体重下降、粪便性状、便血情况等指标对实验动物进行评分,以量化疾病严重程度。
  3. 结肠长度与重量:在实验动物处死后,测量其结肠长度和重量。结肠缩短和重量增加通常提示存在炎症。
  4. 组织病理学检查:取结肠组织进行HE染色或其他染色方法,观察上皮损伤、炎症细胞浸润、溃疡形成等病理特征。
  5. 炎症因子检测:采用ELISA、PCR等方法检测结肠组织中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如TNF-α、IL-6等,以评估炎症反应程度。

五、模型特点与应用

  1. 模型特点:TNB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人类UC的病理特征,如结肠上皮损伤、炎症细胞浸润和溃疡形成等。同时,该模型具有制模方法简单、重复性好、造模时间短等优点。
  2. 应用:该模型广泛应用于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研究、药物筛选和治疗策略评估等方面。通过该模型可以筛选具有抗炎、免疫调节等作用的药物或治疗方法,并评估其疗效和安全性。

六、注意事项

  1. 实验条件控制:在实验过程中需严格控制实验条件,如温度、湿度、光照等,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动物福利与伦理:在实验过程中需遵循动物福利原则和伦理规范,确保实验动物得到适当的饲养和护理。在实验结束后,应按照相关规定对实验动物进行妥善处理。
  3. 个体差异:不同实验动物对TNBS的敏感性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验过程中需注意观察动物的反应,及时调整实验条件。

综上所述,TNBS诱导溃疡性结肠炎模型构建方法是一种可靠且常用的实验手段,可用于研究溃疡性结肠炎的相关问题。在实验过程中需注意细节控制,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