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模型产品与服务
STZ联合高脂饲料、下肢烫 伤构建I型糖尿病足模型

STZ(链脲佐菌素)联合高脂饲料、下肢烫伤构建I型糖尿病足模型的方法,是一种综合了化学诱导、饮食干预和物理损伤的动物实验方法,旨在模拟人类I型糖尿病足(Diabetic Foot, DF)的发病过程,研究其病理生理机制及评估治疗策略。以下是该模型构建方法的详细步骤:

一、实验准备

  1. 实验动物选择

    • 选用健康的雄性SD大鼠,体重一般在180~220克。雄性大鼠在糖尿病模型制备中的成功率显著高于雌性大鼠。
  2. 试剂与材料准备

    • STZ溶液:使用无菌柠檬酸钠缓冲液(pH 4.5)将STZ配制成1%~2%的溶液。STZ溶液需现用现配,避光保存。
    • 高脂饲料:在基础饲料的基础上,添加猪油、蔗糖和胆固醇等成分,以模拟人类高脂饮食。常用配方为猪油18%、蔗糖20%、蛋黄3%、基础饲料59%。
    • 烫伤工具:如恒温水浴锅、温度计等,用于控制烫伤的温度和时间。

二、模型构建步骤

  1. 高脂饲料喂养

    • 将实验大鼠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大鼠开始饲喂高脂饲料,对照组大鼠则继续饲喂基础饲料。高脂饲料喂养的时间一般为4~6周,以诱导胰岛素抵抗。
  2. STZ注射

    • 在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对模型组大鼠进行腹腔注射STZ溶液。注射前大鼠需禁食12~16小时,不禁水。
    • 按照预定剂量(如65mg/kg体重)注射STZ溶液,注射后给予充足的清洁饮水和食物。
  3. 血糖监测与糖尿病模型验证

    • 注射STZ后,定期监测大鼠的血糖水平。一般从注射后3天开始,每周检测一次空腹血糖。
    • 当模型组大鼠的血糖持续高于16.7mmol/L时,可判定糖尿病模型成功。
  4. 下肢烫伤处理

    • 在糖尿病模型成功建立后,对模型组大鼠的下肢进行烫伤处理。烫伤前需对大鼠进行麻醉,以减少疼痛和应激反应。
    • 使用恒温水浴锅将大鼠下肢浸入设定温度的热水中,烫伤时间根据实验需求确定。烫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烫伤部位,以降低组织损伤程度。
    • 烫伤后,对大鼠进行伤口护理,如涂抹抗生素软膏、包扎伤口等,以防止感染。
  5. 糖尿病足模型验证

    • 在烫伤后的不同时间点(如1周、2周、4周等),观察大鼠下肢伤口的愈合情况、感染程度以及组织坏死情况等。
    • 通过组织学检查、微生物培养等方法评估糖尿病足模型的成功与否。成功的模型应表现出伤口愈合延迟、感染加重、组织坏死等病理改变。

三、实验注意事项

  1. STZ的稳定性

    • STZ对水和光不稳定,应在低温、干燥、避光条件下保存。配制好的STZ溶液应在30分钟内完成注射,以确保其活性。
  2. 动物的体重和性别

    • 动物的体重和性别对模型的成功率有影响。雄性大鼠的成模率通常高于雌性大鼠,体重适中的大鼠更容易成功建模。
  3. 高脂饲料的配制

    • 高脂饲料的成分和比例应根据实验需求进行适当调整,以确保能够有效诱导胰岛素抵抗。
  4. 烫伤条件的控制

    • 烫伤的温度和时间应严格控制,以避免对大鼠造成过度损伤或死亡。烫伤前应对大鼠进行充分的麻醉和保温措施。
  5. 伤口护理与感染预防

    • 烫伤后应对大鼠进行细致的伤口护理和感染预防工作,以确保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四、模型特点与应用

  1. 模型特点

    • 该模型通过高脂饲料喂养、STZ注射和下肢烫伤相结合的方式,成功模拟了人类I型糖尿病足的发病过程。模型大鼠表现出持续高血糖、胰岛素抵抗、伤口愈合延迟、感染加重等病理改变,与人类的DF症状相似。
  2. 模型应用

    • 该模型可用于研究DF的发病机制、病理生理变化及评估治疗策略。通过该模型,可以筛选具有潜力的治疗药物和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所述,STZ联合高脂饲料、下肢烫伤构建I型糖尿病足模型是一种有效的动物实验方法,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在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实验需求和条件进行适当调整和优化,以确保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