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模型产品与服务
皮下注入空气联合LPS诱导皮下气囊慢性炎症模型

皮下注入空气联合LPS(脂多糖)诱导皮下气囊慢性炎症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动物实验模型,用于研究慢性炎症的病理生理过程及其相关机制。以下是该模型的构建方法:

一、实验目的

通过皮下注入空气制作气囊,再向气囊内注入LPS,诱导皮下气囊慢性炎症模型,用于研究慢性炎症的病理生理过程、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药物对慢性炎症的影响等。

二、实验材料

  1. 实验动物

    • 常用小鼠品系,如C57BL/6小鼠,因其对LPS敏感且易于诱导炎症。
    • 年龄与性别:6-8周龄,雄性小鼠,体重25-30克。
  2. 实验试剂

    • LPS:用于诱导慢性炎症。
    • 生理盐水:用于溶解LPS和注射。
  3. 实验器材

    • 注射器:如5ml注射器,用于皮下注入空气和LPS。
    • 剃毛工具:如电动剃毛器,用于剔除小鼠背部毛发。
    • 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用于测量气囊大小和皮肤厚度(可选)。

三、实验步骤

  1. 小鼠准备

    • 将小鼠饲养在适宜的环境中,适应一周。
    • 在实验前,使用剃毛工具剔除小鼠背部毛发,露出约2-3厘米的皮肤区域。
  2. 皮下注入空气制作气囊

    • 使用5ml注射器,从小鼠背部皮下注入适量空气(如2-3ml),形成一个皮下气囊。
    • 注入空气时,应注意注射器的针头与皮肤呈一定角度,以避免刺破皮肤或形成皮下隧道。
    • 注入空气后,轻轻按摩注射部位,使气囊均匀扩散。
  3. 观察与调整

    • 在注入空气后的几天内,定期观察气囊的大小和形状,确保其稳定且未出现破裂或吸收。
    • 如发现气囊破裂或吸收,应及时重新制作气囊。
  4. LPS注射诱导炎症

    • 在气囊制作成功后的第7天,使用5ml注射器向气囊内注入LPS溶液(如0.5mg/ml的LPS溶于生理盐水)。
    • 注射LPS时,应确保针头准确刺入气囊内,避免刺破皮肤或注入皮下组织。
    • 注射LPS后,轻轻按摩注射部位,使LPS在气囊内均匀分布。
  5. 模型验证与评估

    • 在注射LPS后的几天内,定期观察小鼠的皮肤变化,如红肿、渗出、硬结等。
    • 可通过皮肤活检、病理切片、HE染色等方法观察气囊壁和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如炎症细胞浸润、血管生成等。
    • 可通过检测血清或气囊灌洗液中的炎症因子(如TNF-α、IL-6、IL-1β等)水平,评估炎症反应的强度和持续时间。

四、注意事项

  1. 实验动物选择:应选择健康、无特定病原体感染的小鼠,并确保饲养条件符合实验要求。

  2. 气囊制作:注入空气时应避免刺破皮肤或形成皮下隧道,以免影响气囊的稳定性和诱导效果。

  3. LPS注射:注射LPS时应确保针头准确刺入气囊内,避免刺破皮肤或注入皮下组织,以免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

  4. 对照组设置:应设立对照组,如只注入空气或生理盐水的小鼠组,以排除非特异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5. 动物福利:在实验过程中应遵循动物伦理原则,尽量减少小鼠的痛苦和不适,如使用麻醉剂进行注射等。

五、实验意义

该模型能够较好地模拟在单一致炎因子(LPS)存在情况下引起的慢性炎症状态,为研究慢性炎症的病理生理过程、炎症因子的表达变化、药物对慢性炎症的影响等提供了可靠的动物模型。通过该模型,可以深入探究慢性炎症的发生机制、发展过程和调控因素,为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