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模型产品与服务
野百台碱诱导肺动脉高压模型

一、实验动物选择
‌1、动物种系‌:优先选用雄性SD大鼠,6~7周龄,体重(200±20)g,SPF级饲养环境‌。
‌2、分组设计‌:分为正常组(注射生理盐水)和模型组(MCT处理)‌。


二、模型给药方案
‌1、、药物配制‌:野百合碱需用生理盐水或酸性溶液溶解,常用剂量为60mg/kg‌。
‌2、给药方式‌:‌腹腔注射‌:单次注射60mg/kg MCT溶液,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3、皮下注射‌:也可采用单次皮下注射相同剂量‌。


三、模型形成与观察
‌1、诱导周期‌:给药后3~4周可形成稳定肺动脉高压;部分研究在2~4周内分阶段取材观察进展‌。
‌2、饲养条件‌:SPF环境自由饮食,定期监测动物状态‌。


四、模型评价指标
‌1、血流动力学‌:右心导管术测量肺动脉收缩压和平均压‌。
‌2、右心肥厚指数(RVHI)‌:计算右心室与左心室加室间隔的重量比‌。
‌3、病理学分析‌:

    ‌HE染色‌:观察肺小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等血管重塑现象‌。
    免疫荧光/免疫组化‌:检测α-SMA等平滑肌增殖标记物‌。
4、超声心动图‌:评估右心室功能和肺动脉血流动力学变化‌。


五、模型机制
MCT经肝脏代谢为毒性产物MCTP,选择性损伤肺血管内皮细胞,引发炎症反应和血管平滑肌异常增殖,最终导致肺血管重塑和阻力升高‌。


注意事项
不同种系动物对MCT敏感性差异显著,SD大鼠反应稳定且重复性高‌。
需严格控制剂量和操作规范,避免肝毒性导致动物过早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