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动物选择
动物种系:优先选用SPF级SD大鼠,根据研究目的选择孕鼠或新生幼鼠。孕鼠模型:孕15天雌鼠,用于宫内干预。
幼鼠模型:新生幼鼠(出生后4日龄),直接腹腔注射干预。
二、药物配制与剂量
LPS溶液配制:脂多糖(LPS)溶解于无菌生理盐水,浓度根据模型需求调整:孕鼠模型:30ng/ml LPS溶液,每孕囊注射5μl。
幼鼠模型:常用剂量为5mg/kg LPS溶液(具体浓度需预实验优化)。
三、模型构建步骤
孕鼠模型(宫内干预):
麻醉与手术:孕15天雌鼠腹腔注射麻醉,腹中线切开暴露子宫。
胚胎干预:向每个孕囊注射LPS溶液(5μl/孕囊),缝合后观察至新生鼠出生。
幼鼠处理:新生鼠出生后饲养至指定日龄(如21日龄)进行后续分析。
幼鼠模型(直接干预):
腹腔注射:4日龄幼鼠腹腔注射LPS溶液(5mg/kg),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
饲养观察:注射后持续观察幼鼠生长状态,分阶段取材(如10日龄、14日龄、21日龄)。
四、模型评价与验证
病理学检测:
肺泡结构观察:HE染色显示肺泡结构紊乱、间隔增厚、肺泡腔炎性细胞浸润。
肺湿干重比值(W/D):量化肺水肿程度,模型组显著高于对照组。
炎症与发育指标:
炎症因子检测:ELISA或免疫组化分析肺组织/血清中TNF-α、IL-6等炎症因子表达升高。
肺成熟标志物:免疫组化检测表面活性蛋白(如SP-C)表达降低,提示肺泡发育停滞。
存活率与生长曲线:
模型组幼鼠存活率下降,体重增长迟缓,与对照组差异显著。
五、注意事项
剂量优化:LPS剂量需通过预实验确定,过高可能导致急性肺损伤(ALI)而非慢性BPD。
操作规范:孕鼠手术需严格无菌,避免术后感染;幼鼠腹腔注射需控制深度,防止脏器损伤。
模型周期:BPD模型需持续观察至幼鼠肺发育成熟阶段(如21日龄),短期干预可能仅反映急性损伤。
说明:该模型通过LPS干预模拟早产儿BPD的炎症驱动性肺泡发育停滞,适用于研究肺发育机制或药物保护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