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动物选择
动物种系:豚鼠:优先选用幼龄豚鼠(出生后3-4周),模拟儿童哮喘的病理特征。
小鼠:常用BALB/c或C57BL/6品系,雌性,体重18-22g(7-8周龄)。
大鼠:雄性SD大鼠,体重120-180g(6-8周龄)。
二、模型构建流程
1. 致敏阶段
致敏剂配制:将OVA与氢氧化铝佐剂混合,配制致敏液(如:小鼠模型为0.1-0.2mg OVA + 2.25mg氢氧化铝/只)。
部分研究使用磷酸缓冲盐溶液(PBS)或生理盐水溶解OVA。
致敏方法:腹腔注射:小鼠/大鼠:第0、7、14天腹腔注射致敏液(0.2ml/只小鼠,1ml/只大鼠)。
豚鼠:腹腔注射OVA致敏液(剂量根据体重调整)。
2. 激发阶段
激发剂配制:使用1-5% OVA溶液(生理盐水或PBS溶解)。
激发方法:雾化吸入:将动物置于密闭雾化箱中,雾化吸入1% OVA溶液(雾粒直径3-5μm),每日1次,每次30分钟,持续7-14天。
滴鼻激发:小鼠:第21-28天滴鼻50μL 1-2% OVA溶液(麻醉后操作)。
三、模型评价指标
病理学检测:HE染色:观察肺泡结构破坏、支气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杯状细胞增生及气道重塑。
肺湿干重比值(W/D):量化肺水肿程度。
炎症因子检测:血清/肺泡灌洗液(BALF):ELISA检测IL-4、IL-5、IL-13、TNF-α等Th2型炎症因子升高。
IgE水平:模型组血清总IgE显著升高。
气道高反应性(AHR):通过肺功能仪或乙酰甲胆碱激发实验评估气道阻力增加。
四、注意事项
剂量与周期优化:腹腔注射OVA剂量需根据动物种系调整(如小鼠0.1-0.2mg/只,大鼠50-100mg/只)。
多次致敏(如4次)可能提高模型稳定性,但需监测动物存活率。
操作规范:雾化吸入时控制雾粒大小(3-5μm)以模拟气道沉积。
滴鼻操作需完全麻醉动物,避免激发剂误入消化道。
模型验证:需通过炎症因子升高、病理改变及AHR验证模型成功。
说明:OVA模型通过Th2型炎症反应模拟哮喘的典型病理特征,适用于药物筛选及机制研究12。不同动物种系和操作流程需根据研究目标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