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模型产品与服务
高脂饲料联合液氮损伤法构建颈动脉狭窄模型

高脂饲料联合液氮损伤法构建颈动脉狭窄模型是一种常用的动物实验方法,主要用于研究颈动脉狭窄的病理机制、治疗方法及评估新药疗效等。以下是该模型的构建方法:

一、实验动物与分组

实验动物

  • 选用健康的新西兰大白兔作为实验对象,雌雄不限。体重、年龄等条件应根据实验需求进行选择。

实验分组

  • 将实验动物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对照组和模型组。正常对照组给予普通饲料饲养,模型组则给予高脂饲料饲养并结合液氮损伤法构建颈动脉狭窄模型。

二、高脂饲料配制与饲养

高脂饲料配制

  • 高脂饲料的配方可能因实验需求而异,但通常包括普通饲料、猪油、胆固醇和白糖等成分。例如,可以按92%普通饲料、6%猪油、1%胆固醇和1%白糖的比例进行配制。

饲养条件

  • 模型组动物在实验开始前给予高脂饲料饲养一段时间(如数周至数月),以诱导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发生。饲养期间应保证动物的饮食和饮水供应,并定期监测其体重、血脂等指标。

三、液氮损伤法构建颈动脉狭窄模型

手术准备

  • 手术前对动物进行禁食不禁水处理,并进行全身麻醉。麻醉成功后,将动物固定于手术台上,备皮并进行颈部消毒。

手术步骤

  1. 颈部切口:在无菌条件下作颈正中切口,长约6厘米,依次切开皮肤、浅筋膜、颈筋膜浅层和气管前筋膜。
  2. 血管分离:分离出右颈总动脉,长约2.5厘米,两端以血管夹阻断血流。
  3. 液氮损伤:使用24G留置针针头尽可能平行于血管纵轴方向穿刺右颈总动脉,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置换出管腔内的血液,然后抽空血管腔。换另一支2.5毫升无菌注射器抽取液氮约0.5毫升,快速注入右颈总动脉(液氮立即气化为超低温氮气),反复3次,历时约2分钟,以造成内皮冷冻伤。
  4. 恢复血流:液氮损伤后,向血管腔内充满常温生理盐水,先放开远端阻血夹恢复血流,再松开近端阻血夹,重新建立血液循环。
  5. 伤口缝合与护理:针孔创面敷薄层止血棉,缝合血管和皮肤切口。术后使用湿润棉签轻轻压迫穿刺点3-5分钟止血,并常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四、术后观察与评估

术后观察

  • 密切观察动物的生命体征和伤口恢复情况,定期更换敷料和检查伤口是否有感染迹象。

模型评估

  • 可以通过超声、血管造影等方法评估颈动脉狭窄的程度和病变范围。
  • 必要时,可以在术后一定时间内处死动物,取颈动脉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以观察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特征和狭窄程度。

五、注意事项

  • 在实验过程中应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以减少手术感染的风险。
  • 高脂饲料的配方和饲养时间应根据实验需求进行调整,以诱导合适的血脂异常和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 液氮损伤法构建颈动脉狭窄模型是一种有创性操作,可能对动物造成一定的生理和心理影响,因此应尽量减少对动物的伤害和痛苦。

通过高脂饲料联合液氮损伤法构建颈动脉狭窄模型,可以模拟人类颈动脉狭窄的病理过程,为研究颈动脉狭窄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及评估新药疗效等提供有力的实验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