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模型产品与服务
DNFB诱导特应性皮炎模型

DNFB(2,4-二硝基氟苯)诱导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模型构建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手段,用于研究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新药筛选等。以下是详细的构建方法:

一、实验材料

  • 实验动物:通常选用SPF级C57BL/6小鼠或BALB/c小鼠,雌性,7-10周龄,体重18-22克。小鼠应无特定病原体感染,健康状况良好。
  • 致敏剂:DNFB,纯度需达到实验要求。
  • 溶剂:丙酮与橄榄油按一定比例混合(如4:1或3:1),作为DNFB的溶剂。
  • 麻醉剂:如戊巴比妥钠等,用于麻醉小鼠,减少实验过程中的痛苦。
  • 其他工具:手术剪、镊子、注射器、计时器、电子秤、脱毛膏、生理盐水、消毒液等。

二、实验步骤

  1. 小鼠准备

    • 将小鼠饲养在适宜的环境中,保持温度、湿度和光照的恒定。
    • 在实验前,对小鼠进行称重,并记录体重。
    • 使用脱毛膏将小鼠背部拟致敏区域的毛发脱净,确保皮肤裸露且清洁。
  2. 麻醉小鼠

    • 按照小鼠的体重和麻醉剂的使用说明,计算麻醉剂的用量。
    • 通过腹腔注射给予麻醉剂,使小鼠进入麻醉状态。
  3. DNFB致敏

    • 将DNFB溶解于丙酮与橄榄油的混合溶剂中,制备成一定浓度的DNFB溶液(如0.5%或1%)。
    • 使用棉签或注射器将DNFB溶液均匀涂抹于小鼠背部的脱毛区域,面积约为2×2厘米。
    • 涂抹后,让小鼠自然苏醒,并放回饲养笼中继续饲养。
    • 根据实验设计,可能需要在不同时间点进行多次致敏,如第1天、第5天、第8天等。
  4. 激发阶段

    • 在致敏后的一定时间(如第14天),使用较低浓度的DNFB溶液(如0.2%)对小鼠进行激发。
    • 激发方式同致敏阶段,将DNFB溶液均匀涂抹于小鼠背部或耳部的脱毛区域。
    • 激发后,继续观察小鼠的反应,并记录相关数据。
  5. 模型验证

    • 在激发后的一定时间(如24小时、48小时等),观察小鼠背部或耳部皮肤的变化,如红斑、水肿、脱屑、结痂等。
    • 可以通过皮肤病理切片、HE染色等方法进一步验证模型的构建是否成功。
    • 还可以检测小鼠血清中的IgE水平、皮损处的细胞因子表达等,以评估模型的病理生理变化。

三、注意事项

  • 小鼠选择:应选用健康、无特定病原体感染的小鼠,并避免使用近亲繁殖的小鼠。
  • 麻醉剂用量:需根据小鼠的体重和麻醉剂的使用说明精确计算用量,避免麻醉过度或不足。
  • DNFB浓度:DNFB的浓度应根据实验设计和小鼠的敏感性进行调整,以避免过度刺激或刺激不足。
  • 致敏与激发时间:致敏与激发的时间间隔和次数应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合理安排,以确保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
  • 实验环境:实验过程中应保持环境的清洁和卫生,避免交叉感染和其他干扰因素。

四、实验意义

DNFB诱导的特应性皮炎模型能够模拟临床上特应性皮炎的发生过程,为特应性皮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工具。通过该模型,可以深入研究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及新药筛选等,为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