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模型产品与服务
卡泊三醇诱导特应性皮炎模型

卡泊三醇(MC903)诱导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 AD)模型构建方法是一种常用的实验手段,用于研究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以及评估新药的疗效。以下是详细的构建方法:

一、实验原理

卡泊三醇是一种人工合成维生素D3的类似物,广泛用于治疗银屑病。它能够激发小鼠上皮角质细胞高表达胸腺基质淋巴细胞生成素(TSLP),TSLP通过与树突状细胞(DC)上的TSLP受体结合,诱导DC活化,进而促进CD4+ T细胞向Th2细胞分化,升高Th2型细胞因子的释放,最终引起小鼠特应性皮炎综合征。

二、实验材料

  • 实验动物

    • 常用品系:BALB/c小鼠或C57BL/6小鼠(BALB/c小鼠更倾向于Th2反应)。
    • 年龄:6-8周龄,雌雄均可(需保持性别一致)。
    • 饲养条件:SPF(无特定病原体)环境,避免交叉感染。
  • 实验试剂

    • 卡泊三醇(MC903):溶解于丙酮/橄榄油混合液或其他适当溶剂中。
    • 对照组溶剂:等量丙酮/橄榄油混合液或其他适当溶剂。
  • 实验器材

    • 剃毛工具:如电动剃毛器或脱毛膏。
    • 涂抹工具:如移液器或棉签。
    • 测量工具:如游标卡尺(用于测量皮肤厚度)等。

三、实验步骤

  1. 实验动物准备

    • 剃除小鼠背部或耳部毛发,避免损伤皮肤。可以使用脱毛膏进一步清洁(可选)。
  2. 卡泊三醇处理

    • 将卡泊三醇溶解于丙酮/橄榄油混合液中,制备成适当浓度的溶液(常用浓度:20-100 nM)。
    • 使用移液器或棉签将卡泊三醇溶液均匀涂抹于小鼠背部或耳部皮肤(耳部模型更易观察红斑和厚度变化)。
    • 涂抹剂量:通常为每只小鼠20 μL的50-100 nM溶液。
    • 涂抹频率:每日一次,连续5-14天。
  3. 对照组设置

    • 设立对照组,使用等量溶剂(丙酮/橄榄油混合液或其他适当溶剂)按照相同的涂抹方式和频率进行处理。
  4. 模型验证与评估

    • 临床观察:记录小鼠皮肤红斑、水肿、表皮脱落、抓挠行为等症状的变化。

    • 组织病理学检查

      • 在实验结束后,取小鼠皮肤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表皮增厚(棘层增生)、炎性细胞浸润等病理变化。
      • 可以使用甲苯胺蓝染色等方法观察肥大细胞计数。
    • 免疫学检测

      • 使用ELISA等方法检测小鼠血清中的IgE、IL-4、IL-13、IL-31等Th2细胞因子水平。
      • 使用qPCR等方法分析皮肤中TSLP、IL-33等屏障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
    • 经皮水分丢失(TEWL)测量:评估皮肤屏障功能的受损情况。

    • 荧光染料渗透实验:评估皮肤屏障的通透性变化。

四、注意事项

  • 实验动物选择:应选择健康、无特定病原体感染的小鼠,并确保饲养条件符合实验要求。
  • 卡泊三醇浓度与剂量:应根据实验设计和小鼠的敏感性进行调整,避免浓度过高导致皮肤损伤过重或浓度过低影响模型构建效果。
  • 涂抹方式与频率:涂抹时应均匀、轻柔,避免液体流至其他区域。涂抹频率和持续时间应根据实验设计进行合理安排。
  • 对照组设置:应设立对照组以排除溶剂等非特异性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模型验证与评估:应采用多种方法进行模型验证与评估,以确保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五、实验意义

卡泊三醇诱导的特应性皮炎模型能够模拟临床上特应性皮炎的发生过程,为特应性皮炎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验工具。通过该模型,可以深入研究特应性皮炎的发病机制、病理变化以及评估新药的疗效,为特应性皮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