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验动物选择
动物种系:SD大鼠(雄性,6-8周龄,体重180-220g)。
C57BL/6小鼠(雄性,8-10周龄)。
二、模型构建流程
1. 脂多糖(LPS)诱导急性炎症
剂量与频次:大鼠:第1、14、28、42天经气管滴注LPS(200μg/200μL生理盐水)。
小鼠:第1、29天鼻腔滴注LPS(30μg/6μL生理盐水)。
操作要点:麻醉动物后,用静脉套管针或微量注射器缓慢注入,避免呛咳导致药物分布不均。
2. 被动吸烟诱导慢性损伤
烟熏参数:大鼠:每日烟熏2次(8-10支香烟/次),每次30分钟,每周6天,持续8周(与LPS滴注日错开)。
小鼠:每日烟熏1次(10支香烟/次),每次30分钟,每周5天,持续4周。
设备要求:密闭烟熏箱,烟雾浓度均匀分布,雾粒直径<1μm以深入肺泡。
3. 典型造模周期示例
大鼠模型:第1天:首次LPS气管滴注。
第2-42天:每日烟熏2次,LPS滴注日暂停烟熏。
第43天:完成最后一次LPS滴注,总周期8周。
小鼠模型:第1天和第29天:鼻腔滴注LPS。
第2-30天(除滴注日):每日烟熏1次,持续4周。
三、模型评价标准
病理学特征:HE染色:肺泡壁变薄、断裂,肺泡腔扩大融合形成肺大泡。
支气管壁炎性细胞(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浸润。
平均内衬间隔(MLI):显著增大,提示肺泡结构破坏。
功能指标:肺功能检测:肺顺应性降低,呼气阻力增加。
运动耐力测试:模型组动物负重游泳时间显著缩短。
四、注意事项
存活率控制:大鼠存活率需≥80%,密切监测烟熏后呼吸状态,及时清理气道分泌物。
模型均一性:LPS滴注时需固定麻醉深度,确保药物均匀分布于下呼吸道。
烟熏箱需定期清洁,避免焦油沉积影响烟雾浓度。
验证设置:设立正常对照组(无干预)和单因素组(仅LPS或仅烟熏),验证联合造模的协同效应。
说明:该模型通过LPS诱导急性炎症与香烟烟雾诱导氧化应激,模拟人类肺气肿的肺泡结构破坏和肺功能进行性下降,适用于抗炎药物、抗氧化剂及再生疗法的疗效评价。